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聚焦

浦东:15分钟服务圈更便利,社会治理更智能,美好生活全面升级

2020/11/12 11:08:05 作者:王延 来源:浦东发布

  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这30年,不仅是经济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人民生活极大改善的30年。30年来,浦东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覆盖底线民生、基础民生、质量民生的大民生格局,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秉持“浦东的开发不只是单纯的项目开发,而是社会开发,即争取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理念,坚持“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就有一分改善”的实践,浦东各类社会事业慢慢实现从均衡走向优质。去年,浦东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1647元,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84.46岁,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在发达国家水平。浦东开发开放前被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彻底成为了历史。

  15分钟服务圈更便利了

  前不久,陆家嘴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梅园分中心的社区食堂开始运营了。84岁的姚国棣和老伴得知这个消息,带着餐盒前来体验。当天的菜很丰盛,有香菇青菜、四喜烤麸、油面筋塞肉、油爆虾等,很符合老年人的口味。

  姚国棣要了一份板栗焖鸡、一份山药木耳肉片、一份香菇青菜、一份雪菜蒸小黄鱼,还有免费赠送的米饭和榨菜蛋汤,装进保温餐盒带回家吃。42元的菜价,他支付了35.7元——社区食堂对辖区内60岁以上老人9折优惠,75岁以上老人则是8.5折优惠。不过对于这些老人来说,社区食堂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解决了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年纪大了,买菜烧饭力不从心了。

  在南码头路街道,好几个社区养老“便利店”成为了不少老年居民的好去处。他们可以在这里进行健康体征的检测,了解自身的身体情况,也可以在这里享受辅具租赁、日托助浴的服务,还能和老朋友一起交流书画艺术、观赏影音作品。

  陆家嘴街道户籍老年人口比例超过30%,南码头路街道也是老小区多、老人多,养老问题是头等大事之一。在全区“东西南北中”布局一批大型养老机构的同时,在“家门口”嵌入养老服务站,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成为提升公共服务优质化均衡化水平的新路子。

  这样的新路子,也在浦东的其他领域进行推广。在教育领域,浦东建成了各类基础教育阶段学校670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11所,还创造性地探索出具有鲜明浦东特色的10种办学模式——学区化办学、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与高校合作办学、新优质学校、新开办学校高起点发展模式、局镇合作、办学联合体、城郊结对以及百年老校集群式发展。

  还有医疗领域,近年来,第六人民医院东院、肿瘤医院东院、龙华医院浦东分院等项目陆续落地浦东,东方医院、公利医院、浦东医院、周浦医院等区属医院先后创建为三级医院,区域内市属、区属三级医院的数量已达15家。2019年末,浦东新区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257家,开放床位数2.46万张,比“十二五”末增加16%。而在“十四五”期间,还将有一批市级优质医疗资源落地浦东,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也将持续优化。

  这些服务内容概括起来,就是浦东从2018年起开始着力打造的“15分钟服务圈”,即让教育、卫生、养老、文化及体育5个领域的21项公共服务,在老百姓慢行15分钟的距离内触手可得。这个理念听起来很有吸引力,但落实起来其实不易。

  “我们测算过,总共522个补缺项目清单,分三年补齐缺配设施。2019年已完成85%,今年将实现100%全覆盖。”浦东新区副区长吴强提到的这个数字,曾在多个场合被提及,也是鞭策政府相关部门不断推进工作的动力。

  吴强说,打造“15分钟服务圈”,关键是转变服务理念,统筹优化设施布局。过去配置公共服务资源,主要是以设施为圆心,以设施的服务辐射半径为着眼点,判断一个公共设施能服务周边多大面积、多少人口。而浦东则是从源头转变规划布局理念,以社区为圆心、以人的需求为着眼点,来判断一个社区周边慢行15分钟的区域内,是否配置了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

  正是这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原本印在政府工作报告上的目标愿景,渐渐在老百姓的身边口口相传。

  美好生活全面升级了

  最近,国内主流的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不约而同地晒出了在陆家嘴参加咖啡节的照片和vlog(视频博客)。这个咖啡节的全名叫“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化节”,今年是第五次举办,已经成长为沪上最知名的咖啡节。

  咖啡节举办地——陆家嘴中心绿地是上海城区规模最大的一片开放式草坪,整体占地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此前还曾举办过独幕儿童歌剧、射箭世界杯等各类文体活动。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为了建造这样一个绿地,浦东放弃了什么。

  建造绿地的设想来自于1992年冬天一场陆家嘴中心地区规划及城市设计国际咨询会,两位外国专家提出要建造一个面积10公顷的绿地,引起会场震动。有人算了一笔账,这块距离黄浦江直线距离仅1公里的土地,如果用来批租,政府可以拿到22亿元。倘若用来建绿地,不但没有这22亿元,还得付出动迁费用和建绿费用,整体花费差不多要30亿元。

  但浦东的建设者提出“浦东的开发不只是单纯的项目开发,而是社会开发,即争取社会的全面进步”。他们认为,在陆家嘴建造这样一片中心绿地,是现代城市功能的需要,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需要。

  开发开放初期的这一理念,一直被贯彻在了浦东发展的各个阶段。2015年,浦东通过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市民与社会》访谈节目,向公众宣布将打通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间21.5公里的滨江段,一时间引来众多市民关注。大家畅想着,原本轮渡码头、商业设施、自然断点以及管理原因造成的阻隔点,能够一路变成通途。

  这样的期待没过多久就变成了现实,甚至大大超过了大家的预期——滨江岸线不仅贯通了,还分出了跑步道、漫步道、骑行道,可供大家选择不同的游览方式。再后来,每隔一公里就建有一个造型不同的“望江驿”,可以提供诸多便民设施。还有经滨江岸线串联起来,或新建设或进行改造的点位——8万吨筒仓、船厂1862、艺仓美术馆、世博公园、后滩公园、前滩友城公园等,把这里点缀成浦东乃至上海最迷人的地方之一。无论是游客,还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只要来到这里,就能和这座城市共同“呼吸”、产生“共鸣”。

  更令人期待的是,市民的文化休闲娱乐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了。在临港新片区,雕塑公园、东海海滩、城市公园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还有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全球最大天文馆蓄势待发。另外正在建设中的重大文体项目,还包括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等。

  社会治理更智能了

  2014年,一个来自法国的摄制组将镜头对准了陆家嘴街道的智慧社区建设。可用二维码溯源的猪肉摊、社区居民的血压管理、智慧门禁等场景,成为纪录片《未来城市》的一部分。

  这部纪录片是中法两家制作公司联合制作,在国际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以及社区作为“未来城市”“智慧城市”的样板进行拍摄。拍摄组成员里博·约翰·克里斯朵夫说:“此前多个部门不约而同地向摄制组推荐了浦东陆家嘴作为中国智慧社区的实践代表。在拍摄过程中,这里的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东西在其他地方都没有见过。”

  事实上,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设立城市最佳实践区以后,“智慧城市”开始被大家所了解,浦东也开始萌发出这样的城市治理理念。到了现在,浦东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大脑”,管理着城市间大小事务。“城市大脑”所在的浦东城市运行中心,也变成了不少政商代表团来到浦东后,指名要参观学习的点位。

  “城市大脑”具象来看,就是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面密布着各种各样的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奥秘?以排查区域内群租现象为例,群租现象往往与安全隐患、噪音扰民为伴,令不少居民头疼。放在以前,该现象唯有通过基层干部逐门逐户进行排查,效率低、效果差。有了“城市大脑”,解决方式变得完全不同:“城市大脑”中专门有一个群租治理模块,基于水、电、气、门禁、实有人口、外卖等数据构建的算法模型,可以识别发现水、电、气用量增长过快和外卖送餐活跃度过高的房屋,列入疑似群租,及时进行核查整治。

  这说明,浦东不是简单地将分散的管理模块集中到一个平台上,而是把“养在深闺”的各部门数据用好用活,以数据共享保障大数据应用,以多部门联动提升管理效能。而像群租治理这样的行业综合监管场景,“城市大脑”共涵盖104个。通过视频识别、智能感知、数据分析,城市管理中的顽症痼疾得到了有效治理。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上海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惠丽曾经也是浦东“城市大脑”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在她看来,运用实时在线的数据以及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一些现代科技的手段,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及时精准地发现问题、对接需求、研判形势、预防风险。最终目标是做到“五个最”:在最低层级、最早时间,以相对最小成本,解决最突出问题,取得最佳综合效应。

  经历2018年的1.0版、2019年的2.0版,浦东“城市大脑”在今年7月迎来了3.0版的全面上线,形成更加优化的智能闭环。下一步,浦东将继续抓住智能化“牛鼻子”,不断提升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从智能化向智慧化提升,力闯一条治理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