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扬“志气心气朝气” 全面拓展开放内涵
2020/4/20 11:17:22 作者:胡伟 来源:文汇报
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浦东开发开放迎来30周年。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战略全局,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向世界宣示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掀开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历史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全领域的,正在加快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如果说30年前作出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决策是为了实现“要把进一步开放的旗帜打出去”的战略意图,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谋篇布局,为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指明前进方向。建设自贸区、构筑科学城,服务“三大任务、一大平台”,推进“五个中心”、强化“四大功能”……迈向新征程,把开发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打造成为“我国推动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旗帜”,浦东的自我超越必将为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续写新传奇。
“全面拓展开放的内涵”,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不是某一领域、某一维度的对外开放,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不是简单地进行“量”的积累,而是实现开放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全面拓展,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为我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制度支撑并积累经验。面向“制度型开放”的新定位,上海尤其是浦东要“勇挑最重担子、敢啃最难啃的骨头”,不仅要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产业升级和更高质量发展,而且更要推进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的制度创新;不仅体现在企业注册资本认缴制等商事制度创新、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创新、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和反垄断审查等规范市场秩序的制度创新,而且更加体现在政府运行和管理的制度创新;不仅体现在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制度创新,而且更加体现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制度创新。
历史已经证明,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开放合作是促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要求。回顾过去,浦东始终以扩大开放添活力,诞生了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个自贸试验区等一系列“全国第一”,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成为深刻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一个重要范例。展望未来,浦东必将进一步发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使命和作用,率先推进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成为中国全面开放的旗帜和标杆。
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在国内外经济社会遭遇疫情冲击和国际上逆全球化抬头的大背景下,我们今天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比浦东开发开放时的少,复杂程度也不比当年的低。然而,惟其艰难,更显勇毅。我们必须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传承好、发扬好开发开放之初那股敢跟全球顶级水平对话的志气、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朝气,勇担重任,勇当闯将,通过浦东开发开放的伟大实践进一步亮明我国向世界全方位开放的鲜明态度,让浦东全面开放的旗帜在中华大地和全球高高飘扬。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理论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市公共政策研究会会长)